2012/07/20

古典吉他與我(4) 視譜彈法


阮英杰著筆於淡水 7/21/2012


視譜(sight reading)最鬆弛的定義是見到樂譜就能即時彈出或唱出音樂的能力。最嚴格的定義是將音樂訊息從視覺即刻轉變為腦海中聲音的能力,不需靠發聲的物品來實際產生聲音。 以樂器產生聲音的視譜稱做視譜彈法(sight-playing),以嗓子產生聲音的視譜稱做視譜唱法(sight-singing)。音樂高手可以默默的讀譜,在腦裡聽到音樂而不需實際彈奏。其次程度的人則需要聽到外在的聲音才能有效地視譜。1

對於吉他來說, 視譜彈法(sight-playing)包括兩種獨特技巧的結合: 視譜能力以及吉他彈奏的技巧。 吉他手視譜的能力比其他的樂手差是一種中外社會普遍公認的現象。 以下根據西方科學研究以及音樂教育的文獻提出視譜程度低落的原因, 提升視譜程度的好處以及方法。
 

<吉他手視譜程度低落的原因>
 
1.     樂器的困難度。
吉他比其他樂器困難因為同樣高的音可以出現在不同弦或不同把位上而有許多選擇和指法,同樣的和弦也可以有不同弦和不同把位上的選擇。 反之鋼琴的一個音或某一個音高的和聲只出現在一個位置。 許多吉他手認為這種先天上的困難不容易克服因而未曾多下功夫。2

2.     缺乏與其他樂師互動。
缺乏室內樂的作品、沒有與管弦樂團合作的機會、吉他手之間孤立主義的作風、以及音樂鑑賞力的低落等綜合因素都指向一個事實就是吉他手顯少被迫在團體演奏中視譜因此未嘗發展出這方面的技術。 絕大多數吉他手一生中僅學過獨奏的作品,從而鼓勵背譜而減少視譜的機會。 2

3.     古典吉他樂譜上有太多指法。
炯‧威廉斯(John Williams) 對這種現象也深感挫折。 他認為這種現象是吉他手視譜能力差的原因。 要培養視譜能力就要習慣不去讀指法。 他認為我們承襲了19世紀所謂的古典吉他架構, 但是大家都忘記了當時梭爾Sor 和糾利阿尼Guiliani 的版本是給業餘者用的, 指法當然是越多越好。 很多吉他手會跟著指法彈而不是去讀實際的音符。 但是好的吉他手應該把真正的視譜練好。2

4.     習慣盯著左手和指板彈奏。
許多吉他手對左手沒有信心, 眼睛時常需要在指板和樂譜之間跳來跳去, 無法專心讀譜。3

5.     對樂理與音樂結構不熟。
從調號、拍子、節奏、速度、和弦、臨時符號、表情記號、曲式結構等熟悉的程度不足時無法將樂譜上的訊息即刻轉成正確的音樂執行動作。

6.     對吉他指板上所有的音符及指法不熟,尤其是中高把位上的音符、音名和指法。
譬如要求彈出指板上各種把位所有的C大調或E小調音階。吉他在同一個音階若換個八度或換把位後指法就會不同,這就是第一項所說吉他較許多樂器困難的地方,例如鋼琴換了八度以後其音階和和聲的指法是一樣的。 前面也說過視譜彈奏是兩種技巧的結合,對指板及指法不熟的情形下縱使對樂理熟悉也無法有效地視譜彈奏。

7.     吉他教學的缺失。
教育不良是視譜缺陷的原因也是結果。 吉他教本和音樂學院的吉他課程普遍不重視也未期許高視譜能力,因此許多吉他教師本身不具備足夠的視譜技巧可以教學生讀譜。至少是吉他界沒有將視譜當作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為了挽救這種惡性循環需要進行吉他教育改革來提升對視譜的重視與期待。2
 

<增進視譜能力的好處> 

1.     視譜能力強學新的曲子較快,曲子彈起來也較流暢。 這個好處是讓學生在開始厭倦之前已經學會一首新曲子了。4 學新曲子當然是學習音樂的一大樂趣,學得快而容易當然更能享受音樂與學習的過程。

2.     視譜能力最強的人通常具有最流暢的技術,反之則不一定成立。3 例如獲得第23屆巴黎大賽首獎的吉他名家福田進一,在正式獨奏會時幾乎都有看譜,其視譜能力顯然是超強的。 流暢的技術與超強的視譜能力之間的關聯是手眼及腦部運動神經之間運作快速而準確。 一般的人通常需要靠長時間的練習與經驗才能流暢地視譜。

3.     視譜能力強可以快速接觸和熟悉廣泛及大量的音樂。 並非所有好的或有趣的音樂都有被錄音。 錄音拙劣的曲子你也不會受到啟發,還是要靠自己的視譜來決定自己新的選曲。4

4.     廣泛而深入的視譜可以學到新技巧、洞悉樂曲的風格、和獲得銓釋的經驗以備融會貫通入後來要正式精研的選曲。 20世紀偉大的鋼琴家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在一次訪談說「今年我彈了2首法雷(Faure)的曲子。 首先我研究該作曲家所有的曲子包括合奏曲,我自己彈而不去聽錄音。 錄音不是真實的,它們像風景明信片。 你將風景明信片帶回家所以當你拿出來看時就會記得實景是多麼的漂亮。 所以我自己彈。 我的視譜很好,音樂的質地和風格都會跟我對話。 我感受到音樂即他的作品在精神上的內涵」。 如同霍洛維茲,為了真正得以感受和了解譬如巴哈第一號魯特琴組曲的風格與內涵,至少也要視譜彈過另外3首魯特琴組曲或是一些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改編的版本吧? 4

5.     視譜能力好的人比較受其他樂手的敬重。3 尤其在吉他界更是物以稀為貴,中外皆然。 當你出現在合奏的場合中,自尊心也會比較強。

6.     得以參加與其他樂器的室內樂合奏或伴奏,是吉他融入整個音樂社會的最後一步。5 視譜能力好你就不會太忙,得以聽清楚其他樂手在彈甚麼而做出適當的配合以便產生良好的音樂,而非成為害群之馬。

7.     幫助教學。 教師視譜能力好才能夠針對學生在有困難的樂段做出立即的示範而非只靠嘴巴說教。 學生視譜能力好也能夠直接從錯誤的地方做改正,教學雙方皆有效率。6 教師也得以常常用臨時拿出來的二重奏即興訓練學生的視譜能力。


<增進視譜能力的方法> 

前面談到視譜彈法包括兩種獨特的技巧: 視譜能力以及吉他彈奏的技巧。 視譜能力可說是將訊息收集輸入然後加以整理的技巧,吉他彈奏是將整理後的訊息輸出的技巧。 要解決視譜的問題首先需要讓輸入的技巧先有進步。 

輸入的技巧首先要學會讀譜(music reading) 西方對讀譜的技巧已做過一些不同領域包括認知心理學與音樂教育學上的科學研究,數個研究曾經比較過讀譜能力好和不好的人其眼睛動態上的差別,以期能夠發展出更有效的方法來幫助訓練樂師們的視譜技巧。 讀譜的核心是一連串交替的掃視(saccade)和凝視(fixation) 掃視是眼睛急速地在樂譜上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11 凝視是眼睛觀注資訊時所得到的簡短影像。 簡短影像持續約250毫秒,提供直徑約2.5公分圓圈大小的清晰視像。  凝視每秒鐘可發生3-6次。10 掃視與掃視之間被凝視所隔開,在凝視時眼睛幾乎是靜止不動的。 目前普遍認定的觀念是視覺訊息的感知完全發生在凝視的時候,而掃視時則很少抓得到資訊。 凝視占據讀譜90%的時間。 讀譜中的眼睛動態是非常複雜的現象,儘管過去做過三十幾個研究,我們對眼睛的機轉模式仍舊所知不多。11 但是研究結果還是可以幫助我們訓練視譜法。

薩克森參考了視譜的科學研究,認為視譜的技巧是由一些更簡單的技巧集合而成。 這些技巧每一項最好能夠分開練熟,而不能將整個視譜視為一個大單元。 7 其他的科學文獻也提出了眼球運動神經在執行讀譜時的證據,加上音樂學者在教學上的經驗,以下將這些有關視譜的技巧綜合整理並列舉如下:
 
    1. 眼睛一直看譜。7
視譜能力強的人甚少看指板,顯示出熟練的讀譜中一項重要的認知要素是能夠在腦海裡形成音符在指板上位置的空間影像以及選擇最佳指法的能力,因此得以減少查看指板的需要。8

一邊看譜一邊看指板是一種習慣,要鼓勵學習者甚至在彈錯時也不要看指板。 平常不論練習音階、琶音、或曲子時可將眼睛閉著或故意遠離指板是很好的練習,一開始可能會時常彈錯,試一段時間後你會發覺彈錯的機會將大為減少。 

    1. 發出聲音算拍子。7
這一點對初學視譜法的人很有效,要求算拍子的聲音不中斷很容易讓學生的眼睛盯在樂譜上而不是在指板上。 1-2項還做不好時不要進展到第3項。 

    1. 彈錯時繼續彈不要停止。 切勿重頭開始,也不要改正錯誤。7
保持拍子的穩定一直彈到結束以後再返回針對錯誤的地方做個別的改正。 

    1. 練習讀音程(intervals)與同時處理一串音符。7
與不熟練的視譜者不同的是,熟練視譜的研究對象並非一個一個音去處理旋律。9  固斯比(Goolsby) 在進行有關視譜的眼睛動態研究時觀察熟練視譜的研究對象在凝視樂譜時到底看到甚麼。 研究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就是大量的凝視竟然將注意力集中在音符之間沒有任何資訊的地方。 這些結果可能代表著當視譜者在看譜時特別將凝視集中在某個位置以便決定音程為何,而非一次只處理一個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後然後再處理下一個音符。9

所以根據研究的結果,必須在讀譜時強調音程而非音名。 鋼琴教學早已應用音程觀念在視譜的訓練上,以鋼琴為例,以下列出幾個常用的音程做代表(括符內為兩個音符之間隔,起音不算):

2: (2個鑑),例: C + D.
3: (4個鑑),例: C + E A + C.
完全4: (5個鑑),例: C + F F + B.
完全5: (7個鑑),例: C + A.
6: (9個鑑),例: C + E.
7: (11個鑑),例: C + B.

初步練習時注意雙音音程的間隔同時按下雙音和聲而非一次看一個音彈一個音。 熟練後只要看到兩個音的間隔手指的位置就自然到位了。 音程當然不限定和聲的音程,也有旋律的音程,其間隔的觀念是一樣的。

大部分視譜的科學研究所徵招的對象都是鋼琴演奏者。 現代的五線譜標準記譜法與鋼琴的鍵盤最為匹配,鋼琴音階直線排列的位置與五線譜呈一對一的關係。 樂譜上音程的間隔幾乎就是鋼琴鍵盤的翻版,難怪鋼琴演奏者之中不乏最高明的視譜者。 不幸的是標準記譜法和吉他的指板之間沒有太多視覺空間的直接關聯性,雖然如此,讀間隔的理念和熟悉音程的和聲還是可以應用在吉他上。 吉他手如果能夠將樂譜上的音程或一串和音馬上轉換成指板上的和弦或旋律,熟悉其各種位置和指法,一次讀整個和弦或一串旋律而非一次讀一個單音,對整個視譜的速度絕對有幫助。 

    1. 事先預覽樂譜。7
拿到樂譜開始視譜彈奏之前總是會有一點時間,先查看調號,確定樂曲的音階,大小調,拍子、速度及節奏,大致上看一下臨時記號,反覆記號等等。 也可以將音符的高低範圍記住,大致決定出最佳的把位,如果有需要上下移動至較遠的把位先將之記在腦海裡,到時注意跳到該把位。 可以預覽的項目很多不一定有時間全部包括在內,所以必須有選擇性。 例如根據研究顯示熟練的視譜者在預覽時比不熟練者更注意拍子上的結構。 預先擬出2-3個計畫在不同的時間範圍內你想要預覽甚麼,然後養成時常預覽的習慣就可以將需要預覽的項目記住。 預覽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彈奏的場合,考試和臨時變更演奏曲目的場合最有壓迫性,其他的場合可能較有時間上的伸縮性。 預覽的效果也可取決於曲子是否見過或是音樂結構是否熟悉等。 

    1. 給學習者程度相符的音樂。7
如果給的音樂太難視譜的技巧不會進步。 視譜訓練的材料必須稍微有挑戰性但是一次不要介紹超過一種新的觀念。 

    1. 將視譜訓練做為日常課程的一部分。
將視譜技巧做為演奏技巧訓練的一環,將視譜練習計畫設計到大學或私人教學課程裡,讓學生習慣視譜訓練。 

    1. 眼睛必須隨著音樂的速度保持在手的前面一段距離。11
此距離不能太小而造成沒有時間從樂譜輸入視訊和將它變成肌肉骨骼的指令,距離也不能太大造成要儲存和處理的資訊量超過腦部記憶的容量。 固斯比(Goolsby 1994)發現熟練的視譜者其眼睛比所彈的聲音平均超前4拍,不熟練者超前較少。 他宣稱熟練的視譜者看譜時超前甚多然後眼睛時常會回到彈奏點。 換句話說,熟練的視譜者維持著一大段手眼之間的距離”(eye-hand span)而常常回到這個間距中作再凝視”(refixation)的動作。 間距增大和向左方再凝視之間的關連可能是因為較需要對工作記憶做更時常的補充。 佛尼克斯(Furneax)發現職業鋼琴家的手眼間距比業餘的大很多。 儲存資訊的時間長度指標則顯著受到演奏速度所影響: 速度快時所有研究對象的時間長度指標均減少到約0.7秒。 速度慢時的時間長度指標則增加到約1.3秒。 但是職業鋼琴家可以儲存更多資訊到他們的記憶體中。12 

    1. 熟習樂理。
調號,音階,大小調,拍子、速度及節奏、臨時記號,反覆記號、表情記號、音樂結構、以及關於吉他彈法的記號等越熟練越好。 

    1. 盡量讀音符不要讀指法。
很多吉他界有識之士公認吉他譜的指法太多是造成吉他手視譜能力低落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也是因為同樣音高的音符在吉他上有幾個不同把位的選擇但是音效卻有不同。 樂譜的作者或許認為所出版的指法效果最好,或許為了教學的目的,如果不印指法出來的話學生可能會有損失。 例如塞哥維亞(Segovia)和布利姆(Bream)改編的作品就有很多指法,他們對不同把位音色上的變化都有嚴厲的要求,這些要求也都反映在他們的教學和大師班的課程上。 過去許多吉他大師們一輩子的使命就是要推廣吉他,他們的譜大多有作為教材的目的因此他們的指法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但是密密麻麻的指法也被很多大師、教師視為樂譜的汙染,有鼓勵學生讀指法之嫌。 最好的方法是在練習視譜的時候盡量不要去讀指法,所以你會學著看音符而有自己的一套指法,而非一下子用這個人的指法一下子用那個人的指法,何時才會有你自己的指法? 研究出版者的指法應該是一項學習視譜法以外的個別功課。 

    1. 練習再練習。
這一點看起來好像是多餘的。 因為大多數的人無法在短期內立竿見影,就當作是對視譜能力的困難度再做一個背書和提醒。 但願大家不斷的嘗試和努力,視譜能力大為精進。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ght_reading.

2.     Powis, Simon(April 6, 2011),. “Sight Reading on the Classical Guitar – Part 2” , Classical Guitar Review. http://www.classicalguitarreview.com/sight-reading-on-the-classical-guitar-part-2/1316/

3.     Duarte, John(1978?), “Technical Checkout: Sight Reading”, Guitar Player.

4.     Neidt , Douglas,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Sight Reading -part 1”, Guitarra Magazine. http://www.guitarramagazine.com/SightReading1

5.     Powis, Simon(March 30, 2011), “Sight Reading on the Classical Guitar – Part 1” , Classical Guitar Review. http://www.classicalguitarreview.com/sight-reading-on-the-classical-guitar-part-1/1311/

6.     Powis, Simon(April 13, 2011), “Sight Reading on the Classical Guitar – Part 3”, Classical Guitar Review. http://www.classicalguitarreview.com/sight-reading-on-the-classical-guitar-part-3/1319/

7.     Saxon, Kenneth(June 1, 2009), “American Music Teacher: The science of sight reading.”, The Free Library. http://www.thefreelibrary.com/The+science+of+sight+reading.-a0201609122

8.      Elizabeth Gilman and Geoffrey Underwood, "Restricting the Field of View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ual Spans of Pianists," Visual Cognition 10, no. 2 (2003): 229.

9.     Thomas W. Goolsby, "Profiles of Processing: Eye Movements During Sight-Reading," Music Perception 12, no. 1 (Fall 1994): 106.

10.  Sloboda, “The Musical Min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11.  Wikipedia, “Eye movement in music reading”.

12.   Furneax S & Land MF (1999), “The effects of skill on the eye-hand span during musical sight-reading”,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66, 2435–40

Copyright 2012 Ingjye (Jay) Juan, all rights reserved. 

阮英杰譯著於淡水2012,版權所有, 如有轉載或引用請事先得到本站的許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